1. 起首由撰寫者講演本身編寫的書稿內容。
2. 每位教師都事前配對,相互校訂和編纂文稿(包孕譯文),等於擔任編審的工作。在撰稿者報告完後,由筆者與指定配對教師負責評論翻譯
3. 評論完後,全班再針對陳說內容提出定見,筆者必需引導教師們討論,並共同解決寫作和翻譯問題,而能力分歧的教師間可截長補短,彼此協助進修成長。
本書可視為《英中筆譯 1:根蒂根基翻譯理論與技能》一書的延長,用過根蒂根基級前書的老師可於下一學年續用進階級的本書,維持講授內容的系統性和實行架構的一向性;另外,未用過前書的老師,只要學生的中英文程度合適,也可直接利用此進階層的課本翻譯這兩本書雖有前後編號 1、2 之分,但不妨其各自自力利用,供分歧需求或程度的學生研習。另外,對於自學翻譯的社會人士,也可按個人需乞降說話水平來擇定書本翻譯本書的編排架構與前書一致,同樣分為以下數個單位:
1. 課前暖身:藉由翻譯活動或問題來刺激學生思慮各種體裁的特點,為接下來要進修的體裁翻譯作準備。
2. 言歸正傳:為全章重心,分為三部份:(1) 闡述該體裁的特徵、(2) 申明翻譯該體裁的策略技能、(3) 供應該體裁的段落翻譯規範與評析。並穿插眾多譯例息爭說,扶助學心理解進修。
3. 鮮學現賣:針對剛學過「言歸正傳」中的內容,設計簡單的翻譯操練,以保持學生光鮮的學習記憶。
4. 腦力激盪:針對「言歸正傳」整節的內容,讓學生做回首性的反思,可說是種「思慮題」翻譯
5. 學乃至用:也是依據「言歸正傳」整節的內容做回首性的練習,並且要求學生利用全章所學來實踐翻譯技巧,可說是種「實作題」。
6. 翻譯小助教:以專欄情勢整理先前章節的內容,或供給額外的相關資訊、進修訣竅等,協助學生觸類旁通,擴大學習視野翻譯
7. 翻譯鬧笑話:集結翻譯相幹的笑話、趣聞、軼事等,提振學生進修興趣,在會意一笑中再打起精神進修翻譯
博客來網頁: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7601
台灣翻譯學學會理事長
此書集眾人之志而成城,工程頗為可觀,終究總算竭力完成。最後需要一提的是,書中譯例多取自英美報刊書本或名家作品,以收見賢思齊之效翻譯不外究竟結果以一本書要容納七種體裁的文本,篇幅實屬有限,是以除書中供應的規範之外,筆者也勉勵
中的各類文體翻譯原則,更可舉一反三、深化講授結果。最後衷心期盼此次台師大譯研所和眾文圖書公司合作的翻譯教科書系列,可充分國內翻譯教材,供應教師更多更好的選擇,以助學生順遂踏上譯道,直抵終點。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傳授兼所長
高階翻譯教授教養離開不了各式體裁的翻譯演習,如台師大譯研所也將專業筆譯課程辨別為文史哲、經貿、法政、科技四大範疇。專業文本的功能目的及其文字氣勢派頭,對於譯者策略利用和譯文品質良窳的影響甚鉅,有志於譯事的學生必需先領會不同體裁的修辭、句構和行文特點,才能把握翻譯這些體裁的特定氣勢派頭,有用傳達其所包含的功能,到達文本溝通的目標翻譯本書供應七種體裁的翻譯教材,依序劃分是散文、詩歌、新聞、財經、科技、影視、活動,就是希望學生接觸多元的體裁寫風格格及其主題知識,並遵守各體裁的翻譯原則做大量演習,為成為專業譯者奠下堅實的根蒂根基。
本書的編寫一如前書,是台師大譯研所博士班「翻譯講授實務專題」講堂的教學功效,這門課的方針是培訓大學翻譯師資,修課者多為現職教師或資深譯者,並同時在各大學院校或教育機構教授翻譯課程。針對這些博士生,筆者認為不宜依照傳統的知識傳輸體式格局 (transmission approach) 在教室上報告,更有用的方式是落實社會建構 (social constructivism) 的理念,讓他們合作完成一項現實的工作方案,也就是編寫大專翻譯講授亟需的教科書翻譯筆者身為授課教師,在學期初先與受訓教師評論辯論全書內容綱領和寫作進度時程,再由每位教師依其翻譯經驗和特長興趣遴選一種體裁撰寫。我們也將全書大綱送交眾文圖書公司審查,經由過程後簽定合約,約定由筆者和七位受訓教師配合撰寫書稿,出書社負責編纂排版、印刷成書和刊行經銷,使整學期的課釀成一項工作方案。
至於書中作者群的分工,是由華碩翻譯公司和劉宜霖負責撰寫第一章〈翻譯研究概述〉、吳碩禹撰寫第二章〈散文翻譯〉、游懿萱撰寫第三章〈詩歌翻譯〉、李亭穎撰寫第四章〈新聞翻譯〉、張思婷撰寫第五章〈財經翻譯〉、陳雅齡撰寫第六章〈科技翻譯〉、劉宜霖撰寫第七章〈影視翻譯〉、歐冠宇撰寫第八章〈運動翻譯〉。各章完成後,再由我綜理增修全書內容並統整章節格式。固然因作者眾多而致使每章寫風格格多少有些差別,但讀者也可視為同時接受多位翻譯教師教訓,而有更多不同方位的進修收穫。另外,本書編纂
廖柏森
上課過程當中筆者並未從事講述教授教養,只供應書目、文獻和參考資料,由受訓教師自立進修各種體裁翻譯的相幹知識和妙技翻譯他們必須將其所學撰寫成書中章節,於上課前一天將書稿置於Dropbox(網路檔案同步對象),供筆者和其他教師浏覽並修訂。而隔日由教師輪番陳訴各自撰寫的內容,並和筆者及同儕計議,彼此觀摩編寫的方式和制品,表現社會建構式合作學習的原則。教室上的講演法式以下:
上述程序看似單純,但現實的品評接洽卻是對每個人心智和耐性的極致考驗,只因華碩翻譯公司們求好心切,寫好的內容總覺得可以更好而幾回再三修訂,乃至刪除再重起爐灶,以細火慢熬,終有所成,但其間辛勤實難以為外人道。同時,受訓教師也將寫作成果,亦即教材和練習題在其任教講堂上實行,驗證教訓大學生的成效,再將學生對於教材的反應意見增修至書稿中翻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將書稿交給出書社檢視,編纂會到課堂上提供市場觀點,協助修訂書稿。全部編寫進程除作者群的集體創思外,更有來自出版社和大學生的回饋,是以本書內容鸠合市場和學生需求的多方概念,並具有講堂實證教學成效的支撐。筆者曾將此書編寫進程在大陸的鑽研會上與大學翻譯傳授分享,其中有人質疑「博士生怎麼有能力撰寫大學教科書呢?」但事實證實,我們在台師大的勉力,加上與出版社和學生合作的功效,不但更易於「出門合轍」,也更勝於某些在象牙塔內的「憑空捏造」之作。
作者序
今朝國人自編的大專翻譯教材有限,反觀大陸進口的翻譯教科書當道,長久以往,恐有違華碩翻譯公司國譯事健全成長,筆者乃與台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生編寫新教材,期使契合國內譯文規範咀嚼,也適合當地大專學生之修習翻譯我們的起勁已顯初步功效,2013年六月出書的《英中筆譯 1:根蒂根基翻譯理論與技能》,甫上市就締造發賣佳績,並承蒙各大學和教授教養機構採用為教科書翻譯該書培育種植提拔學生對翻譯的愛好和策略意識,教訓中英語言對照和翻譯技能,翻譯的單元從辭彙、片語、單句而最多句。時隔半年,我們作者群再推出進級版的《英中筆譯 2:各類體裁翻譯實務》,焦點放在譯論譯史的簡介和各類體裁的翻譯方式,翻譯單元擴大為段落篇章,讓學生可得到更完全的翻譯練習。
引用自: http://blog.udn.com/trjason/9537401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公司02-23690932